拍照就能讀入各種訊息

日本3G開台後,更引發一波手機換機潮。強調可以快速上網的3G,讓消費者任何時間、地點均可用手機上網,獲得想要的資訊。問題是,有幾個人可以忍受用小小的手機數字鍵盤來鍵入網址呢?於是二維條碼另一種運用因應而生,將電子郵件、網址或資訊轉成二維條碼,跟著各種印刷媒體散播,當消費者對某些資料有興趣時,只要用3G照相手機對著二維條碼一拍,就可以利用3G下載資訊。

除了帶領消費者瀏覽網路的廣告磁吸效益外,二維條碼在日本還運用在地圖的標示、電視節目時間表或內容簡介的下載,也更進一步應用在導覽上。根據了解,在日本東京之內地區,連樹上都貼著二維條碼,只要將照相手機對著條碼掃瞄,就可獲得關於這棵樹的介紹,包括附近建築的歷史與好吃的餐飲資訊也一應俱全。
應用在圖鈴下載的風潮,更是銳不可擋,消費者不需要鍵入一堆代表圖鈴的數字,只要掃瞄二維條碼後,經過認證識別後,就可輕鬆下載。此外,二維條碼亦可變成個人的名片,將個人的名片資料轉成二維條碼,印刷在名片上,對方只要用相機對著名片,很快地就可將名片資料轉入手機的電話簿中。這同時也引發了日本二維條碼印章風潮,姓名印章不再流行,製作一個二維條碼的印章,才算可愛、才算酷。

在日本,二維條碼從原先的身份識別(如e-ticket、e-coupon)模式,轉而成為帶領使用者遨遊3G的輸入方式。有了簡易的上網模式後,消費者不再視手機上網為畏途,瀏覽資訊的動作頻繁,3G的流量增量許多。內容提供者因為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利用手機上網,而增加了與消費者互動的機會,進而有了商機,孕育出行動商務的無限可能。一旦日常生活中觸目可見都是二維條碼,沒有照相手機的消費者,因為考慮到獲取資訊的便利性,也會紛紛跟進換機。由於這樣的正向循環,行動二維條碼讓日本的行動產業愈益發達。 雖然行動二維條碼的運用在日本是如此火紅,相較之下,台灣似乎顯得平靜無波。電通所網際網路軟體技術組組長鄭仁傑表示,使用者習慣尚未建立、沒有設備和環境、以及購置設備門檻較高,都是箇中原因。

然而隨著3G陸續開台,台灣的行動上網也已經開始鴨子划水了,華碩、英華達、華寶陸續推出的新手機,都內鍵了二維條碼的辨識軟體。而市場上也出現了二維條碼廠商,如廣譜行動科技所推的魔釦Magicode,以韓國二維條碼專利技術出發;金揚資訊所推的QuickMark,則是自行研發的技術。 廣譜科技行銷企畫經理吳靜宜表示,在這一波行動二維條碼的趨勢裡,最主要的關鍵在於解碼技術,愈快速將解碼軟體普及到手機裡,就愈容易成功。金揚資訊的媒體企畫副理曾賜貞表示,最迷人的地方是二維條碼背後的金流,整體的配套措施很重要。 台灣大哥大產品企畫處副總經理王中永說:「二維條碼簡化了手機輸入介面,讓使用者很容易使用,同時也將帶動新一波的行動商務。」不過他也表示,市場上還是要有統一的規格,才能把事情做好,真正帶給消費者利益。

台灣編碼標準急待建立

為了加速台灣行動上網服務、應用、內容的開發與普及,工研院、資策會、遠傳、台灣大哥大、中華電信等電信系統業者、手機業者、內容提供者等四十多家相關廠商組成了行動上網聯盟。聯盟希望能盡速訂出全台灣共同編碼的二維條碼標準與建立一個共通平台,讓台灣的行動上網商業模式更臻完善。 行動二維條碼的應用,讓電信業者、手機製造商、內容提供者和使用者都受惠。對電信系統業者而言,增加了資訊的流量;對手機業者而言,引發了換機潮;對內容提供者而言,讓手機成為接近消費者最方便的利器;對使用者而言,再也不用辛苦地鍵入文字,實在很方便。手機儼然成為二維條碼的解碼機,改變了行動產業,也徹底改變我們消費、購物、獲取資訊的方式,可說是一個「通贏」的行動商務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