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動學習」是現今流行用語,不同人因出發點不同對「行動學習」亦有不同之定義與見解,故無誰是誰非問題,而我們的行動學習是否如部份業者電視廣告所呈現邊走邊學呢!答案不是,我們所定義之行動學習係指學習者於定點對定點之可移動學習環境,我們並不強調學習者於行動中學習,而是到達目的地後可得到個人學習環境,此環境包括802.11無線區域網路設定、學習載具系統設定、身份識別、個人學習紀錄、個人喜好設定及個人學習資訊管理等等,以上部份功能雖可經由手動設定來達成,但我們透過NeGL使用者數
位學習應用整合環境 (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 提供隨插即用功能,使學習者不須限定於同一地點同一學習載具或有無連線上網來持續進行學習,至於學習載具可以是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個人電腦、公共資訊站 (Kiosk),自有、公用或付費使用均不限,所以我們對行動學習賦於新定義,「行動學習是必須隨身攜帶個人學習資訊,於到達目的地後可接續其學習行為」,至於是否要隨身攜帶一台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等學習載具則可視需求而定,不是必要條件,不攜帶學習載具有何好處呢? |
|
減輕重量負擔,舉例;對學生而言不需在現有書包外增加額外重量。 |
|
筆記型電腦與平板電腦均有電池電力使用時間限制問題,個人電腦與公共資訊站則無此問題。 |
|
筆記型電腦與平板電腦價格無力負擔時尚有替代方案。 |
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加上網際網路的蓬勃興起,帶給人們無限可能的未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因此發展出截然不同的模式。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教育改革,網路學習比傳統教室有機會了實現教育改革的理念,再加上無線通訊的行動性,相信下一代的教育絕對可以在一個不受時空限制的學習環境中完成。以下我們就從「行動化」的觀點,介紹「行動學校教室」、「行動講台」、及「行動書桌」,希望藉此了解未來的教育環境與市場發展趨勢。
|
行動學校與教室
|
讓學生與老師透過網路進行同步或非同步教學活動,使其不受空間的限制,這樣的學習環境稱為「行動學校」,而只要能連上網,教室也隨之發展成為「行動教室」。只要有足夠筆記型電腦及無線通訊設備,原本固定在網路上的數位學校就可以不受限制而到處移動,無論是在動物園、遊覽車甚至於操場上,我們都可以當場建構一所行動學校,讓學生使用筆記型電腦或是電子書包,自由地連上這所行動學校,老師與學生馬上就可以利用行動學校所提供的功能與環境做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習不受限於空間、設備和環境的限制。
|
行動講台 |
一般而言,行動講台有三個主要組成要素,首先要有多媒體影音講解錄製軟體〈快速錄製影音教材〉,再加上體積小、重量輕的筆記型電腦與拍攝教師用的影像擷取照相機。傳統的教學環境中,講台是固定無法帶著走的,老師們在教室環境內講課的內容無法預先儲存,更沒有辦法因時因地提供機會教育,但很多時候,環繞在我們周圍得事物都是很好的教材,如果老師們可以隨時將潛在的教材製作好並儲存,一來可以減少老師們額外的時間準備教材,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有機會感受老師們當時所身處的情境。「行動講台」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藉由無線網路科技讓老師們可以擴展授課的範圍,提供老師一個不受時空環境限制的講課系統,讓授課的範圍與情境沒有限制。
|
行動書包 ( 電子書包 ) |
面對資訊化、多媒體的教學環境,傳統的教科書,似乎缺乏了趣味性與即時性,老師想臨時補充相關的資料,都非常地不方便。因此電子書包的概念隨之而起,希望能取代傳統的書包,並增加學習的行動性、教材的彈性與即時性。電子書包的定義為「具無線傳輸功能、重量輕且便於攜帶的學習專用電腦,學生可方便帶在身邊進行學習活動。」正確的電子書包應同時具有行動學習載具與輔具兩大部份,行動學習載具部份應包含軟、硬體平台、學習應用平台及學習內容等。學習輔具部份則為週邊設備,用以增加其之使用功能,例如電子字典、電子計算機、電子筆記本等。
|
行動學習科技 從台灣到全球 |
結合經濟部、行動裝置廠商與教育界的全球行動學習產學聯盟已於今年 3 月成立,廠商與教育界、政府聯手開發行動裝置在教育市場上的應用,此聯盟的成立可使我國資訊廠商,藉由與全球教育教育單位的互動,提早開發未來教育的市場。另外,集合國內行動裝置及教育界人士的電子書包促進會,目標也是在推動數位化、網路化的學習方式。電子書包推動計畫現也已被納入數位台灣中的「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中。 就行動裝置大幅提升教育效率、廣度與深度等應用面來看,行動裝置應用於教育的趨勢相當樂觀,估計在未來 3-5 年內,隨著硬體廠商經濟規模擴大,價格下滑,普及度勢必大幅增加,而微軟也可能會行動裝置教育市場設計出較彈性的軟體授權價格,加速擴大行動裝置教育市場規模。 |
|